绍兴戏曲——越剧

发布时间:
2017-02-09 09:51:34
阅读次数: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嵊县农村出现“落地唱书”,以〔四工合调〕说唱《养媳妇回娘家》《蚕姑娘》之类的短篇农村故事,很快流行当地并逐渐传至杭、嘉、湖一带,形成长于叙事的新调〔吟哦调〕,开始说唱《赖婚记》、《金龙鞭》等长本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节期间,嵊县农村6名艺人首次化妆登台,演出《十件头》、《赖婚记》、《倪凤扇茶》,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渐次衍变为一种地方戏曲,并流行于绍兴、宁波一带。剧目多半反映农民生活,主要有《卖婴记》、《卖青炭》、《箍桶记》等。
    民国初,小歌班流向上海,并以“绍兴文戏”(男班)为名与乱弹班——绍兴大班相区别。民国10年(1921),绍兴文戏改原来的徒歌清唱为以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出现魏梅朵、王永春、支维永、马阿顺、张云标、白玉梅、马潮水等一批优秀艺人,男班入全盛时期。
    民国12年(1923),嵊县首次出现绍兴文戏女子科班。此后,女子戏班林立,称为绍兴女子文戏,简称女子文戏。女班所演剧目,多自绍剧、京剧移植,故又称文武女班、女子绍剧等。其时,为适应女子演唱而变〔丝弦正调〕为〔四工调〕,演出于绍兴、宁波和上海。25年左右,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当时著名女演员有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屠杏花、姚水娟、马樟花、筱丹桂等演出剧目多为才子佳人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看御妹》、《龙凤锁》、《碧玉簪》等。27年,女子文戏创演新戏,开掘新的表演程式,并改称“越剧”。
    民国31年(1942)起,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等进行越剧改革,以剧本制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改进服装、化妆、布景、灯光,充实乐队,在〔四工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调〔尺调〕,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又创制了〔弦下调〕,越剧唱腔逐渐形成多种流派。3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东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对越剧进行改革。剧团(称社教队)实行男女合演,编演《红灯记》、《桥头烽火》、《浙江潮》等现代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越剧演出团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在长期实践中,进一步形成了一种优美抒情、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而且出现了一批代表性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山花烂漫》、《胭脂》等,其中绝大部分已摄制成影片。越剧还多次出国演出,在香港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越剧演员队伍有了新的发展,不断培养出新的人才。50年代,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浙江省越剧二团、上海越剧院等先后开始进行男女合演试验,对男女唱腔的革新作了有益的尝试。男女合演不仅开拓了越剧的题材和表现能力,演出了不少现代戏,而且出现了一批为观众所喜爱的男演员。

小歌班和绍兴文戏    早期演出剧目,约130余出。从说唱书本衍化而成的有《十件头》、《养媳妇回娘家》、《九斤姑娘》、《相骂本》、《卖婆记》、《蚕姑娘》、《绣荷包》等;从民间唱本或戏曲故事敷演而成的,有《珍珠塔》、《双珠凤》、《琵琶记》、《双金花》、《玉蜻蜓》、《金龙鞭》、《珠蟒袍》等;根据宝卷、传书、民间故事编演的,有《梁山伯》、《七美图》、《乌金记》、《烧骨记》、《弥勒佛》等;根据滩簧改编的,有《卖草囤》、《卖青炭》、《拣茶叶》、《走广东》、《双落发》等;自绍剧移植的,有《倭袍》、《三官堂》、《四美图》、《百花台》、《香罗带》、《宝莲灯》、《双贵图》、《梅龙镇》等;自高腔移植的,有《仁义缘》、《双狮图》、《沉香扇》等。其中,《汉光武》、《珠蟒袍》、《狸猫换太子》等一批剧目,还改编成连台本戏上演。

    根据东阳班(今婺剧)剧本整理的《碧玉簪》和根据《再生缘》改编的连台本戏《孟丽君》
以及《梁山伯》、《琵琶记》、《珍珠塔》等剧目,是小歌班当年进入上海、打开局面的主
要剧目。《孟丽君》一剧自京剧移植,改名《华丽缘》演出。
     绍兴女子文戏    剧目题材与绍兴文戏类同,约250余出,多为“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爱情故事,且均为演员按口述脚本临场现编唱辞及道白的“幕表戏”。还大量移植高、昆、乱、徽(京)剧目,如《九美图》、《十美图》、《樊梨花》、《文武香球》、《劝秋香》、《王华买父》、《辕门斩女》、《天雨花》、《女状元斩夫》、《红鬃烈马》、《三仙炉》、《三笑姻缘》、《真假太子》、《真假包公》、《玉连环》、《叶香盗印》、《鸾凤双箫》、《葵花配》、《乌龙院》、《凤仪亭》、《阴阳错》等。同时,搬演一批武戏,出自绍剧的有《潞安洲》、《后朱砂》、《斩经堂》、《九江
口》;出自京剧的有《盗仙草》、《打鸾驾》、《界牌关》、《狮子楼》、《铁公鸡》、《大闹嘉兴府》、《火烧连营寨》等。此外,折子戏(“肉子戏”)剧目有《前见姑》、《三盖衣·送凤冠》、《认母·哭图》、《张公扫松·打三不孝》、《倪凤扇茶》、《送花楼会》、《十八相送·楼台会》、《桑园访妻·哭牌算命》、《法场祭夫》、《大堂认妻》、《坐楼杀惜》、《二堂放子》、《三娘教子》等。
    女子越剧    抗日战争时期,剧目多为表现爱国意识的新戏。在初创阶段,不少剧目仍用“幕表戏”的形式,留有“自报家门”等程式。创作的古装剧目有《花兰》、《冯小青》、《西施与范蠡》、《泪洒相思地》、《绣鸳鸯》、《真假祝英台》、《真假嫦娥》、《日月乾坤扇》、《云中落绣鞋》、《苏小小》、《盘妻索妻》、《杀妻救母》、《小孟丽君出世》、《苦尽甘来》、《杨贵妃》、《空门贤妻》等;新编多本戏和连台本戏有《黛玉葬花》、《林雪娘》、《战国春秋》、《秦小妹》等;改编或新编时装戏有家》、《雷雨》、《秋海棠》和《黄陆缘》、《蒋老五》、《恩爱村》等。此时,浙东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社教工作队越剧队创作并演出《桥头烽火》、《英烈缘》、《义薄云天》等革命现代戏,为越剧表现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之始,也是越剧改革的一次开创性尝试。
    40年代起,越剧界出现专职编剧和较完整的文字脚本,同时出现演新戏不演老戏的局面。此时的剧目,多有文字剧本,结构较为完整,题材多为歌颂民族精神,宣扬爱国情操,与以前的传统剧目的内涵大有不同。改编及创作的剧目有《新梁祝哀史》、《宝玉与黛玉》、《洛神》、《红粉金戈》、《祥林嫂》、《太平天国》、《文天祥》、《石达开》、《葛嫩娘》、《国破山河在》、《沙漠王子》、《浪荡子》、《红娘子》、《山河恋》、《凄凉辽宫月》、《珊瑚行》、《万里长城》等200余出。《祥林嫂》和《石榴红》两出首次被摄制
为戏曲电影片。
    新创作越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新创作越剧剧目在400出以上。摄制成电影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碧玉簪》等23部,摄制成电视片的有《孟丽君》、《打金枝》、《九斤姑娘》等一大批作品。绍兴市各越剧团一批优秀剧作,先后为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院等加工上演,拍为电视片的主要有嵊县越剧团的《汉文皇后》和《猪记》,新昌越剧团的《钗钏记》和《女中郎》,上虞越剧团的现代戏《十字路口》等。《大义夫人》、《汉武晚情》、《红丝错》及现代戏《千家万户》、《五彩世界》等,先后获浙江省戏剧节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