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嘉庆之际,山阴、会稽一带盛行“鹦歌戏”。扮演者多为一旦一丑,偶有三人演出,故亦称“对子戏”或“三脚戏”。从业者非专业戏文子弟,俗谓之“串客”。演出以说唱新闻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反映民间生活,尤以男女私情为多。故常遭官府榜禁,亦受道学家们非议,不能道人《纸糊灯笼》曰,“古云:‘鹦歌、表子、戏子、猴、吃死空子不回头’,真话”。主要流行于绍兴府各县及杭、嘉、湖与宁波一带。1957年,从业者以为“鹦歌戏”之名不雅,遂改名绍兴滩簧。
绍兴滩簧内容多为世俗情态,剧中人多为各色平民,但常仅具身份而非确指,如干哥干妹、村姑牧童之类;剧情常为社会生活某一片断,且多嬉谑、调侃之作,故《越郡风俗词·越歌续编》有云:“鹦哥戏,勿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蟒靠也无衣”。越谚亦云:“看了鹦哥班,男人勿要出畈,女人勿要烧饭”。
绍兴滩簧多据简单情节,即兴发挥,用口头俗语现编现唱,故无定本刊行。剧目素有“七十二本鹦哥戏”的说法,但现有资料未及此数。主要剧目有《大采桑》、《双买花》、《磨豆腐》、《跳高楼》、《荡湖船》、《打窗楼》、《草庵相会》、《后游庵》、《前落发》、《后落发》、《双落发》、《买草囤》、《买石榴》、《摘石榴》、《猜木箱》、《借披风》、《还披风》、《男教情》、《女教情》、《三官堂》、《卖青炭》、《十不许》(一名《游码头》)、《胡子哥》、《落布》、《老实头人烧香》、《毛瞎子奸》等,均为单零小戏,多涉男女私情,亦有格调不高之作。至1961年,始排演《半把剪刀》、《雷锋》等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整本大戏。
绍兴滩簧的唱调即[鹦哥调],有男、女腔之分。1955年起,一般称[基本调]。[基本调]兼有一种附属唱调,称为[走板]。唱辞基本句式为七字齐言,有减步、增步、增逗、增叠等变化,句末以三字为结。唱辞用方言俚语,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生动活泼、浅显形象的特色。常以一韵通押全段,有十八个半韵(辙)之说。
[基本调]音乐结构为“起→平→落”式。“起”,为首句,亦即“起句”,艺人称为“上韵”。“起句”为一单句,是旋律舒展的抒情性的定腔乐句,常在句末倒数第二字加腔并以末字为结。“起句”用胡琴伴奏,前有前奏,后有间奏,随即煞住。“平”,艺人称之为“清唱”,是继“起句”之后接唱的句数无定的徒歌清唱。以诵读式的唱辞步节铺排节奏,以唱辞语读的声调清浊入唱,似唱似说,唱说相间,是[基本调]中具有叙事功能的主要部分,有民间说唱艺术的音乐特点。“清唱”用竹板、斗鼓击节。“落”,为[基本调]的末句,亦即“落句”,艺人称为“落调”。“落句”为一单句,亦为一抒情性的定腔乐句,句末倒数第二字加腔,句末以字结煞,是[基本调]一基本结构的分断。“落句”亦加用胡琴伴奏,在句后接用过门,以待第二段[基本调]的“起句”入唱,由此循环往复,以敷唱剧中唱辞。“起”与“落”可构成两句的小段。
[基本调]有若干附加腔句,名[双花]、[双宕]、[叫弓]、[大落调]、[中落调]、[小落调]等。[双花]由两个相同的分乐句和一个用衬字的腔构成,是一个单句。旋律抒情优美,多用于旦角出场时。[双花]之后常接以“清唱”一句,后即接唱[基本调·落调],构成一个段落。[双花]亦可用于“起句”处,作为“上韵”的代用句,成为[基本调]的换头句式。
[双花]用低腔演唱,称为[哭双花];若只唱两个相同的分乐句中的一个分句和衬字腔,即为[半双花]。[双宕]和[叫弓]均为穿插性的单句。[双宕]为上句句式,可取代[上韵]在[基本调]中插唱;[叫弓]为下句句式,可穿插于[双宕]之后,或用以转接[走板]。[大落调]、[中落调]、[小落调]均为下句句式,按腔幅分大、中、小三种。各种落调均可分别在唱段结束时取代[基本调·落调],使唱段获得完满的终止,是唱段的特定结煞句。
[走板]是绍兴鹦哥戏中的辅助唱调,流水板形式,由上、下两句相呼应的腔句以及无定数的徒歌清唱所组成,亦具有“起→平→落”的结构特点,可与[基本调]衔接,构成另一层次,亦可独立敷唱唱辞,构成唱段。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定弦1~5,音高一般相当于1=C。有条件的戏班加添三弦、金刚
腿(斗子)。打击乐用毛竹板、斗鼓及小锣。绍兴滩簧的脚色行当及扮相造型极为简略。行当分“旦堂”、“花脸”两色。“旦堂”,艺人称为“马四”,仅有简略的包头及红、绿小衣小裤,扮演市井妇女。初时,“旦堂”均由男性扮演,以假嗓唱说。稍后,亦有女性扮演。“花脸”,艺人称为“车盘”,大都头戴秋帽,身穿长衫,鼻涂粉块,扮演穷儒、秀才,若扮演村夫市贩,即将长衫下摆塞起,以代短装。鹦哥戏的表演,不若大班之讲究功架造型,多与日常举止相类,无固定程式。
鹦哥班最多8人,其中前场演员6人(三花脸、三旦堂),后场乐师2人(一人操琴,一人鼓板)。前场演员亦可4人(二花脸、二旦堂)或2人(一花脸、一旦堂)。有时仅一二人,无法扮演,则自拉自唱,沿门卖唱觅食,谓之“排街”。清廷及民国当局曾以“有伤风化”为由,严禁绍兴鹦哥班演出,故鹦哥班主要在农村如昌安门外、瓦窑头、南门外一带游动。春节期间或早、晚稻收割之后,则四处演出。因所演多为男女私情,故不用以酬神。又以演出人员少,在稻桶上铺以门板即可演出,故称为“稻桶台”,也有径在平地演出者。演出自傍晚开始,深夜二时左右结束。为防官方干预、抓捕,演出时常设人守望,一有动静,即报艺人藏匿。主要观众为农民及小手工业者,大家子弟往观鹦哥戏,则被目为“甘习下流”,然亦有名门世阀之家,延请鹦哥班由后门进屋演出,俾使子媳同观,以为可延子嗣。
1950年前,绍兴鹦哥戏班数已无可统计。1957年,绍兴成立曲艺工作者协会,鹦哥班艺人归属曲艺协会管理,并净化演出内容。1961年11月,招收学员,举办曲艺训练班。后改称绍兴滩簧剧团,在绍兴五星书场演出,除排演《卖青炭》、《摘石榴》、《草庵相会》、《阿必大回娘家》等短小戏段外,还排演《半把剪刀》、《雷锋》等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艺人全部改行。1978年,复成立绍兴滩簧剧团。1980年,赴上海大世界剧场、中华剧场演出,颇受欢迎。1981年6月,绍兴滩簧剧团解散,此后即无专业演出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