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供电

发布时间:
2017-03-21 14:22:01
阅读次数:

 民国2年(1913),绍兴华光电灯公司在绍兴城区繁华段以220/380伏低压向夜间照明用户直配供电。此后,绍兴县柯桥一带乡镇通电。民国6年后,诸暨、嵊县、新昌及上虞相继在县城及主要集镇向照明用户低压供电。民国19年始,绍兴大明公司改进 供电设施,用2.3千伏与11千伏高压分别向绍兴城区及城区四周毗邻地域供电。供电区域:东临五云 门外米行街,西毗西郭门外大丰米厂,南靠绍兴稽山中学,北至昌安门外文应桥,均架设高压供电设施,线路总长近80公里,配电变压器变量1240千伏安。民国20年,绍兴县东浦、柯桥、华舍、下方桥、钱清、安昌等13个乡镇陆续通电。大明公司同时在白天向动力用户提供电力,年供电量约90万千瓦时。民国25年,绍兴地区电厂供电总负荷约1300千 瓦。
    日军侵绍期间,各县供电设施遭严重破坏。民国31年,幸存的大明公司高低压输电线不足70公里,配电变压器容量未满1000千伏安,供电区域仅限城区一隅。1949年,绍兴、诸暨两县年供电负荷仅690千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虞、嵊县与新昌县人民政府重办电厂,恢复县城供电。私营电力企业经社会主义改造后供电范围扩大,供电量增加。1956年起,绍兴地区陆续实行24小时供电,建设起2.3千伏、4千伏和6.6千伏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网络。翌年,绍兴城区采用10千伏电压供电。同时建设至漓渚铁矿10千伏供电线路16.5公里,除供802队钻探用电外,还供旗山、峡山合作社农业用电。
   1958年,绍兴城区新建黑色金属、冶金、化肥等工业部门,杭州至绍兴35千伏输电线投运。杭州电源输入绍兴。两年后,位于城区偏门的35千伏绍兴变电所投产,绍兴县及城区的供电电源由大明公司发电逐步转为大电网供电。城区统一改建1千伏电压等级的供电网络。1963年,绍兴电网建有35千伏输电线43.4公里,35千伏变电所4座,变电容量1.6万千伏安;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供配电线1025公里。其时,由于材料缺乏,建设仓促,农村供配电线路多为简易的“二线一地”,20%以上线路仅用截面积为4平方毫米的镀锌铁丝架设,杆梢直径不足10厘米,杆木埋深仅1米左右。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停电事故频发。10千伏供电线路的平均供电半径达30公里左右,农村“双夏”高峰用电时,电压比额定值平均下降20%以上。其时,诸暨、新昌等县开始建10千伏供电网,全地区年供电量逾3200万千瓦时。
    为发展宁绍平原农业生产,增加电力排灌能力,1964年5月,浙江省建设萧山至上虞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新(安江)杭(州)电网向绍兴提供电源。绍兴城区及绍兴、上虞两县与浙江电网联网供电。当年,上虞县新建7条总长264.4公里的10千伏供电线路,为农村电力排灌网提供电力。同年,浙东供电局供电的4个县电力排灌总负荷达1.34万千瓦。翌年,诸暨县电网由杭州电网与绍兴电网同时供电,绍兴电网供电高峰供电负荷上升至2.1万千瓦,超计划用电指标四分之一以上。1968年,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嵊县、新昌县地方电网联入绍兴电网,供电负荷剧增,最高负荷3.3万千瓦,年供电量超1亿千瓦时。
    60年代末期,绍兴电网因处于浙江电网末端,供电电压经常低于许可范围的15%左右,造成用户设备损坏。浙东供电局为提高供电质量,增装35千伏无功补偿电容器。1968年7月,又在上虞县梁湖变电所安装国内首组110千伏简化结线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投入运行后,电压提高10%,该项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68年,为克服山区供电建设资金和物资匮缺等困难,嵊县上东区土块大队进行单相供电试验。9月16日试运行,向大队粮食加工厂供电成功,带动2号米机及4.5千瓦磨粉机各1台。翌年10月,浙江省电管局在嵊县上东区东龙王庙村进行单机电力排灌试验,带动6BA- 18型离心式水泵1台,使9个自然村的200余亩“靠天田”得以电力灌溉,同时可供农副产品加工用电。同年11月,省电管局成立省单相供电研究协作小组,在嵊县里东区建立省单相供电试验基地。省拨科研经费15万元。1970年上半年,嵊县里东区单相供电试验电网建成,单相供电线路达480公里。同年9月6日,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在嵊县召开 推广单相供电现场会。
    70年代初,为配合山区小水电建设,嵊县、新昌等县多建与小水电站并网的10千伏供电线路。绍兴、上虞城乡架设35千伏输电线12条,总长116公里。其时,由于浙江电网影响,绍兴电网较长时期处于低周波和低电压供电状态。1971年6月28日和29日,绍兴电网35千伏电压下降22%以上,10千伏电下降26%至29%,导致绍兴发电厂与绍兴电网解列,严重影响正常供电秩序。翌年7月,220千伏富(春江)奉(化)输变电工程投产后,浙东电网电能质量有所改善。1973年,浙东供电局首次自行设计安装的新昌县110千伏黄泥桥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嵊县与新昌县由宁波地区的220千伏奉化变电所跨区域供电。同时嵊县山区的单相供电停止发展。同年,诸暨县35千伏斗门变电所升压为110千伏电压运行,县电网供电可靠性增加。1977年,嵊县110千伏变电所投产。至此,绍兴地区各县均建有110千伏电源变电所。以110千伏为骨架的地区电网年供电量近4亿千瓦时。
    70年代中后期,绍兴地区用电负荷以年10.5%速度递增,供用电矛盾突出,遂实行供电保安负荷方案。由于电力供应缺口甚大,计划供电难以保证,1978年农灌高峰用电时,上虞县减少工业用电约90%,全地区每天拉负荷2.4万千瓦。嵊县全年因拉闸停电而减少综合用电负荷42万千瓦。翌年,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计划比上年增加32%,全地区供电最高负荷达10.62万千瓦,超出指标30%,每日迫减用电负荷1万千瓦。同年,建成110千伏五云变电所,绍兴城区东部工业中心及绍兴县海涂的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其时,绍兴县建有10千伏线路1065公里,配电变压器容量6.7万千伏安,达到全县“队队通电”水平。
    随着建设浙东沿海大型港口火力发电厂,1980年,绍兴电网进行220千伏输变电的电源建设。当年建成诸暨牌头和绍兴九里两座220千伏变电所,总容量21万千伏安,绍兴电网结构得到根本改善。220千伏九里变电所位于绍兴市区南郊禹陵乡九里村,东接宁波电网,西取杭州电源,是浙东地区220千伏环形电网的重要一站,也是绍兴电网变电容量最大的变电所和绍兴城区以及绍兴、上虞两县电网的主要电源点。
    为继续改善供电质量,绍兴电力局开始安装用户电容器补偿装置和投入有载调节主变压器。1984年,上虞变电所大容量10千伏并联电容器补偿自动投切装置投运,变电所110千伏侧功率因数由08提高到095。翌年始,绍兴电网实行电质量分级管理,确定电压监视点61个,制定电压合格标准,实行电压合格率考核,电网电能质量明显好转,长期低电压供电现象消除,年电压合格率均保持在93%左右。
    80年代,绍兴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农村用电大幅度增长,全地区供电最高负荷逾10万千瓦,超过全省分配计划的三分之一。全市为新增供电能力,进行降损节电的供电网改造。1982年起,上虞县两年内建设35千伏变电所7座,首先实现“以区设变(电所)”的电网建设规划。1984年,绍兴、诸暨及上虞3县的“二线一地”供电线路全部改造为安全可靠的“三线制”运行,新昌、嵊县两县对高低压供电线路开始改造。其时,嵊县山区的单相供电因设备无定型生产,供电设施检修无零件而陆续改造为三相供电。翌年始,绍兴县投资百万余元,进行全县供电网的系统改造,按“以区设变,以乡出线”的统一规划,在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柯桥、钱清、齐贤等地区建设35千伏变电所,增加电源点。新增10千伏线路29条,改造质量低劣线路300公里,全县电网结构改善。同年,全市电网供电能力提高,年供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
    绍兴市区供电网络建成年久,布局不够合理,电源点分布于市南,而供电负荷大多集中于市北,供电线路的供电半径过大,电网损耗及电压降大于标准。部分设备陈旧老化,事故屡发。为此,在“六五”计划时期,市区电网开始改造,新增和改造10千伏线路20公里。同时 ,配电变压器布点用“小株密植”法,填补空白,减少损耗。1986年起,市区电网规模扩大,导线过细、线杆过低、横担锈蚀的10千伏线路均换为截面积120平方毫米的架空导线和杆长15米的混凝土等径电杆。同时从市区东部的110千伏五云变电所新增4条电源出线,调整配变区面积。市区电网的安全供电可靠性增加,供电事故率下降80%,线路损耗降低30%以上。线路始末端的供电电压符合标准要求,增加供电负荷1.5万千瓦。1988年末,绍兴市区电网有220千伏变电所1座,110千伏变电所3座,35千伏变电所8座,变电总容量45.90万千伏安。
    至1989年,绍兴电力局10年累计投入电网基本建设及各类技术改造资金达1.42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0年总投资的4.6倍。全市年供电最高负荷24.5万千瓦,年供电量17.02亿千瓦时,分别是1949年的355倍和1710倍。全市建设起以220千伏绍兴九里变电所和诸暨牌头变电所为电源中心,各县(区)110千伏为网架的幅射式供电网络,东接镇海、台州两大港口火力发电厂,西连新安江、富春江大型水力发电站。全市供电网络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73座,变电总容量125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总长度1500公里。配电变压器总容量近百万千伏安,10千伏线8000公里,低压配电线约1.7万公里。供电网络覆盖全市,324个乡镇全部通电,5161个行政村通电率达99.97%,121万余农户的通电率达到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