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主页 > > 机关党建 > 学习园地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提升档案信息建设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提升档案信息建设
2010-11-26 12:25:14   来源:      点击:217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流最便捷、快速的途径,档案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绍兴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举办“重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目的是要我们在工作中结合各自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并针对现实工作中出现的新课题,创新新的经验。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工作的规律、途径和方法,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服务群众的重要依托,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一、从服务群众的角度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优化信息化服务环境。随着档案工作日益走近平常百姓,群众查阅档案、利用档案的意识在逐渐增强,档案查阅窗口成为档案工作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主要场所。打造一个信息化的档案查阅环境,是档案工作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重点是要在查阅利用的设备设施上做好文章,确保利用服务实现智能化、流水化、程序化运行。老百姓只要“放放身份证、按按手指纹、看看显示屏”,不用写字、不用花钱,轻松快捷拿到档案证明。

    (二)提升信息化服务内涵。在做好日常档案查阅利用工作的前提下,作为一个对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部门,档案工作除着眼提升服务满意度外,还要把服务的内涵提升到主动服务、方便群众的高度,借助信息化方便、快捷、便利的优势,在确保数据保密与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流动服务平台,把婚姻、房产等民生数字档案查阅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体现出一个政府部门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三)拓展信息化服务空间。“网络通四海、网络达网民”,网络连接社会的方方面面。利用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党委、政府工作的一个创新。因此,研究网络、熟悉网络,善于运用网络,是新时期档案信息工作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利用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发布档案信息、提供档案利用查询服务、咨询档案政策法规,有利于广大网民了解我们档案工作,更是我们档案工作拉近与人民群众距离,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举措。

二、从讲求实效的角度搭建信息化作业平台

    (一)构建数据转换平台。目前,大多数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信息形态主要以纸质、缩微胶片和底片等载体形式存在,只适应于传统的管理与传播方式,即实施手工管理和以点到点的传播,即便是经过编研等初步加工,编辑印发档案资料,实现以点到面的传播,其覆盖面也还是太小,在群众影响中处于“曲高和寡”的境地,档案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难以充分实现,更难适应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需要。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现有通用信息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为人民群众及时提供查阅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绍兴市档案局提出的“市级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及安全管理”。就是在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为我市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已经接收进馆和市级机关部门(单位)自行保存的传统档案进行数字化,并进行馆室交换、登记备份而构建的一个数据转换平台。

    (二)搭建智能流程平台。档案馆业务流程是档案工作的核心所在,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影响到档案登记、群众查阅、利用的效率与质量。档案馆业务流程的优劣、质量的高低,是档案工作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整个档案局(馆)的社会影响和群众利益。为了打造现代化的公共档案馆,在数字环境下,有必要对档案馆业务流程进行改造,改变手工管理时代档案馆内部环节存在重复和冲突,缺少衔接和协调、信息难以共享、统计分析简单等问题,增加数字环境下,档案馆为了保证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可读性、完整性、保密性等而增加的数据整理、技术鉴定、存储、载体转换、权限控制、数据迁移和数据发布等业务内容。进一步推进档案文化走近基层、走进群众。

    (三)完善信息安全平台。档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人民群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档案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确保馆藏档案信息绝对安全,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头戏,信息安全的重点在馆室监控、库房智能化改造、强化条形码管理等方面要加强管理,对档案馆内部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终端计算机利用密码、权限和管理日志等手段限制用户。同时要启动异地容灾备份,实施档案数据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实现对档案原文和数据库的实时、在线式备份,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三、从着眼大局的角度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积极实效为普通人建档。作为科学发展观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绍兴市档案局推进的“为普通人建档,为普通人服务”工作,正是档案部门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创新之举;档案信息化在该项工作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行政村档案室规范化建设、社区档案室规范化建设、企业建档工作以及学校档案工作方面谋求突破,进行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扎实推进档案资源建设,重点是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着力构建区域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总平台,从而使档案行业更加便捷高效地为普通百姓、各行各业提供服务,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环境。

    (二)全力开展登记备份建设。档案登记备份的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档案的法律凭证作用,确保国家重要档案信息安全,建立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安全监管体系。2009年1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进行登记认证,并由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经过认证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进行数据备份,重点是针对主要涉民单位及系统的电子数据安全备份。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绍兴市档案馆不仅要成为本地的档案实体安全保管基地,还要成为绍兴市级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安全保管、交换共享和登记备份中心。

    (三)持续推进馆室一体化。该工作是以绍兴市档案局为组织实施主体,对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已经接收进馆和市级机关部门(单位)自行保存的传统档案集中在市档案馆进行数字化,并将数字档案进行馆室交换、登记备份等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根据《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档案局关于<绍兴市直部门、单位2010-2012年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室藏档案数字化转换,全面完成数字档案室建设任务,争取在这一时间段内,县(市、区)80%以上的机关、团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建成数字档案室,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档案资源。在此基础上,按照《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绍兴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意见》,按照馆际一体化管理要求,依托因特网建成绍兴市区域性数字档案馆,依托电子政务网实现重要民生档案数据互补共享。

上一篇:坚持“治档为民” 服务人民群众
下一篇:学“五中全会”精神 绘档案事业蓝图